Qt在轻量级桌面环境的逆袭

Razor-qt和LXDE-qt合并了,合并后项目名称沿用LXDE-qt(估计是因为LXDE的名声还是比Razor响亮吧)。本文纯粹是自己的想法拿来分享一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内容。老鸟不要拍砖。

Razor-qt是近两年兴起来的桌面环境(Desktop Environment,简称DE),用Qt 4写的。Razor-qt证明了Qt写出来的DE并非都是像KDE那样重量级的。那个试图阻挡历史潮流的TDE就不拉出来讲了,TDE就是KDE 3.x的续命散。

LXDE应该很多人都熟悉,但是GTK+ 2.x已经进入了停止开发维护的状态,LXDE难以为继,在选择迁移到GTK+ 3.x还是Qt的时候,LXDE团队决定迁移到Qt工具集。具体原因大家可以直接去LXDE的blog看,大概就是讲Qt 4和Qt 5之间升级的话非常平滑,而且Qt和GTK+ 3.x的系统资源占用大同小异(都比GTK+ 2.x多一点)。

后来LXDE就开始LXDE-qt项目了。这个消息出来差不多一个月,昨天就听说Razor-qt和LXDE-qt合并了。其实这些相似的Light DE确实应该抱团取暖,不然开发进度根本保障不了。至此,Qt在轻量级桌面环境的逆袭之旅就拉开帷幕了!!!

想想看,目前轻量级DE里面,就Xfce还在GTK+阵营(但是Xfce还是依赖于GTK+ 2.x,看目前对GTK+ 3.x的部分兼容来看,估计Xfce会迁移到GTK+ 3.x)。e17是ELF(一定程度上可忽略)。WM不是DE,别把jwm、icewm这些东西拿出来讲。等LXDE-qt的稳定版本发布,Qt就能在轻量级和重量级DE两端和GTK+抗衡了!现在Qt社区化开源运作程度应该是比Nokia时代的强,毕竟Digia难以像Nokia那样“霸道”地左右Qt的路线。

Kill GNOME! Kill Xfce! Long live KDE! Long live Qt!

Slax的QtWebKit 2.3及QupZilla浏览器

不知道Slax是什么?一个小型的模块化的KDE桌面Linux发行版。

最近又跟浏览器干上了,本来就是一个小型发行版,所以不想塞一个Firefox、Chrome、Opera这种重型浏览器。之前一直在用rekonq浏览器,后来又来试了一试QupZilla,一样的QtWebKit内核,QupZilla的浏览体验倒好多了,很顺畅,没有Rekonq那种加载时一卡一卡的感觉。不过QupZilla的sb包有2MB,而Rekonq只有800+KB。

现在Slax搭载的Qt 4.8.4,所以QtWebKit是官方仓库里比较老的QtWebKit 2.2,WebKit版本好象是534.xx,不支持桌面通知、WebGL、拼写检查等功能(大部分和HTML5相关)。不过现在好了,我上传了QtWebKit 2.3的buildscript,并且传了一个叫作qupzilla-next的buildscript,依赖新版的WebKit编译。

对于想在Slax下获得更好的浏览体验的朋友,在终端下执行:

slax activate qupzilla-next

前几天Digia发布了Qt 4.8.5,包含最新的WebKit,所以如果Slax能在下一个版本更新Qt的话,就不需要额外加载qtwebkit-23这个包,可以方便很多。 大误,Qt 4.8.5只是小幅度更新QtWebKit,还是2.2……

红旗Linux正式发布8.0版inWise

默认搭载KDE桌面环境的国产Linux发行版——红旗Linux(Red Flag)在沉寂了三四年之后,发布了V8.0!

主要特性如下:

1.最新的稳定内核3.6.11和各种驱动程序包,使系统具备更好的硬件兼容性,特别是极大提升了无线支持能力。

2.系统核心组件全部采用最新的稳定版本,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3.系统以DVD ISO 形式发布。

4.全面采用systemd机制,开关机速度更快。同时提供systemctl命令行自动补全功能,方便大家学习和使用systemd。

Continue reading “红旗Linux正式发布8.0版inWise”

Blink和WebKit2,谁代表下一代WebKit?

实际上已经不算「新闻」了,好几天前,Google宣布他们从WebKit项目fork出来的项目——Blink!以便更方便、快速地实现Google工程师的目标。毕竟控制WebKit项目的是苹果而不是谷歌。

可是,我想提醒各位读者,Google的Blink是源于WebKit而不是WebKit2,而WebKit2这个全新的API层已经有几年历史了。WebKit2的实际控制者当然也是苹果,苹果给出的解释是谷歌不愿意把Chromium的多进程等代码合并到WebKit分支,所以苹果着手开发了一套新的多进程机制以及一些其它一些大的变化。

其实Chromium和Apple Safari并不完全相同,虽然都是WebKit,但是Chromium使用的是V8 JavaScript解析器,而Safari不是。我的观点就是这个分裂的祸根早就埋下了,苹果和谷歌不可能可以手拉手一起捣鼓WebKit!

可能有人不知道,WebKit是从KDE项目团队开发的KHTML fork出来的(壮哉我大KDE!)。

Continue reading “Blink和WebKit2,谁代表下一代WebKit?”

RHEL 6安装TDE桌面环境

RHEL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缩写,而TDE是Trinity Desktop Environment的缩写。简单说一下TDE,TDE是一群不满KDE进入4.x时代的人fork KDE3.5而成,TDE的开发状态还算活跃。如果你也想要经典KDE 3.x的界面的话,TDE是非常适合你的。因为TDE同时还支持GTK+ 3(尚处于dev分支)和Qt4应用程序。

下面本文以RHEL 6.4为例进行介绍。对于RHEL 6.x和其克隆版(如CentOS 6和Scientific Linux 6)都是通用的,其它版本和其它发行版请看TDE官方文档。

首先,安装好EPEL,如果你用的RHEL而不是CentOS的话,需要去RHN经典订阅里面,添加optional这个软件订阅。注意,必须先在系统里用rhn-register成功注册了才能在RHN里面看到自己的系统,没有购买RHEL的话是不能注册的!

然后,在终端下运行

Continue reading “RHEL 6安装TDE桌面环境”

添加fedoraproject提供的Pastebin服务

在Pastebin的设置里面,点击Get New Providers(中文翻译为「百宝箱」),就能找到paste.fedoraproject.org(我今天刚刚上传的)。点击Install(「安装」),稍微等一会就装好了!

然后就能用paste.fedoraproject.org作为Pastebin的服务提供点了!Fedora Users走起!

手动下载地址:http://opendesktop.org/content/show.php?content=157764

关于什么是Pastebin?这么强大的贴代码的工具都不知道……自行面壁思过。

在KMail中添加Outlook/Hotmail账户

本博客之前介绍过在Android上设置用Exchange接受/发送微软Hotmail(现在升级为outlook.com了)的邮件。但是在KDE下,KMail不支持MS-Exchange协议的,只能用传统的POP3来接受邮件,用SMTP来发送邮件了。微软估计是不打算支持IMAP了!

收件设置

  1. 在顶部菜单栏按「设置」,选择「配置KMail…」,然后切换到配置-KMail对话框
  2. 在左侧选择「账户」,在收件设置里面点击「添加账户」
  3. 选择添加「POP 3 E-Mail Server」(我在Fedora 18 + KDE 4.10.1下有一个bug,如果在KMail里面添加账户会导致KWallet崩溃,所以建议Fedora用户到系统设定->Akonadi设置里面添加邮件账户
  4. 收件服务器填写「pop3.live.com」,用户名一栏填写完整的Email地址(xxx@xxx.com),密码不用说了吧。
  5. 勾选自动检查邮件每隔多少分钟那个框
  6. 切换到「高级」标签也,在连接设定里面,把加密改为「SSL/TLS」确保端口是995,「验证方式」是「Clear text」
  7. 点击确定!

发件设置

  1. 添加一个发件服务器,类型选择SMTP
  2. 服务器地址填「smtp.live.com」,勾选服务器需要验证的框,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一样,用户名必须是完整的Email地址
  3. 切换到「高级」标签页,加密方式选择「TLS」,确保端口是587,验证方式为「Plain」
  4. 点击确定

当你初次使用KMail发送邮件时,微软可能会发送一个确认信息给你,以防止邮件服务被误用或者滥用。

参考英文原文:eHow tech

小型KDE桌面Linux系统Slax 7.0塞入U盘体验记

我知道这个题目挺拗口的……Orz…

Slax GNU/Linux的网站: http://www.Slax.org

这是一个小型的KDE桌面环境的Linux发行版,基于Slackware制作而成!210MB的体积(中文版的体积为220MB)!驱动什么的都很齐全!KDE 4.9.4!

说说我怎么把它塞入U盘的吧,我这里是有一个专门装好GRUB2引导程序的U盘了,作为我的多功能启动U盘,关于怎么给U盘装GRUB2的话网上应该有,没有的话也很简单,就是在Linux下面grub-install而已……只不过最好用EXT2/3/4分区格式。

然后修改grub2的配置文件,加上下面这几行。

menuentry '啟動Slax 7.0作業系統'{
 load_video
 set gfxpayload=keep
 insmod gzio
 set root='(hd0,msdos1)'
 echo '裝載映像中...'
 linux /slax/boot/vmlinuz load_ramdisk=1 prompt_ramdisk=- rw printk.time=0 slax.flags=perch,xmode quiet
 echo '創建虛擬磁碟中...'
 initrd /slax/boot/initrfs.img
 }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linux那一行的slax.flags参数,perch表示不保留更改保留更改(去掉perch将以LiveCD的形式运行),xmode表示进入图形化界面(KDE),还可以加入toram参数表示复制到内存中运行(这样就能在启动后把U盘拔出来,而且系统的运行速度会快一点,嘛,USB 3.0的可以忽视快一点的说法)。

当然不要忘记复制系统文件了!在官网下载简体中文版的zip包,将slax文件夹解压出来复制到U盘根目录就可以了。如果你跟我一样有强迫症,不要多余的文件的话,那么可以到slax下的boot文件夹中,将除了vmlinuz和initrfs.img以外的文件都删掉。

下面是简短的评述和截图

启动后的界面,典型的KDE风格
桌面的软件仓库打开,提示软件仓库还没有准备好呢……
Firefox预装了FXChrome主题,一开始看去被吓到了。。。

这个系统虽然个头比Slitaz和Puppy之类的要大得多,但是驱动非常齐全。我的电脑上硬件全部识别工作正常(Puppy对我的显卡和无线支持不好,Slitaz就更不用说了,驱动方面渣渣的)。而且作为KDE粉,难道不应该让自己用的所有Linux都是KDE么?(奸笑中……)

扩展方面的话,我看了一下zip下的几个sb文件,都是squashfs文件,应该按照它们的结构自己做扩展放进去就能被自动加载的,不用担心。待我研究好了告诉各位,目前是想把Avast!这个杀软和GParted分区软件做成sb文件塞进去,这样就能让我的Slitaz下岗了。。。